钢结构同舟讲坛第十七期 | 中岛正爱教授谈抗震设计中确保正常使用以及倒塌冗余度之间的平衡——日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比较
发布时间:2023-07-28       

2023年7月25日晚19:00,由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南京达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建筑钢结构进展》编辑部协办,浙江鸿翔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钢结构同舟讲坛系列公益讲座第二季(国际知名学者季)第四期隆重开讲,京都大学中岛正爱教授作了抗震设计中确保正常使用以及倒塌冗余度之间的平衡——日本和美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比较的报告。


本期讲座报告人由同济大学王伟教授邀请,大连理工大学崔瑶副教授主持,以线上直播形式呈现,同时作为同济大学研究生高等讲堂,Zoom会议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频号同步直播,实际累计观看人数达2814人。


演讲意在探讨在建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时如何确定抗震设计的荷载水平以及相应的性能标准,以一栋25层的高层建筑为例,讨论了美国西海岸和日本的抗震设计方法。美国的设计方法中采用了两种水平的抗震设计荷载,即正常使用水平(SLE)和防止倒塌水平(MCER)。相比之下,日本也采用了两种水平,即正常使用水平(SLE)和罕遇地震水平(DBE)。这两种设计方法都确保这个25层建筑满足相应的抗震性能标准。尽管如此,由于选择的设计地震荷载水平不同,建筑在正常使用、罕遇地震以及防止倒塌水平中表现出不同的抗震性能。讲座讨论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尤其强调了两种方法设计出的建筑在损伤容许度以及功能可恢复性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国际非结构性态抗震协会(SPONSE)主席、坎特伯雷大学系主任Rajesh Dhakal教授,清华大学陆新征教授、纪晓东副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李成玉教授、郑州大学邓恩峰副教授,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沈佳星主任工程师等嘉宾参加了本次讲座。交流讨论环节,大家纷纷向报告人提出问题,中岛正爱教授一一解答,整场讲座圆满结束。


注:讲座部分内容参考了以下文献:


[1] Hori, Y., Suzuki, Y., Kolozvari, K., Johansson, O., Naeim, F., Nakashima, 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ismic analysis, design, and collapse safety margins of tall build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Part I: performance-based analysis and design.” Earthquake Spectra. 38(3), 2297-2318. Doi.10.1177/87552930221076528.


[2] Kolozvari, K., Hori, Y., Yasumoto, H., Suzuki, Y., Nakashima, M., Naeim, 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ismic analysis, design, and collapse safety margins of tall build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Part II: comparison of seismic capacity and collapse safety margin.” Earthquake Spectra. 38(3), 2319-2335. Doi.1177/87552930221076534.


[3] Suzuki, A., Kusaka, A., Nakashima, M. Japanese attitudes toward risk control in seismic design in light of observation, prediction, and actu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structure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2023; 1-12.  https://doi.org/10.1002/eqe.3853


视频回顾:钢结构同舟讲坛第17期中岛正爱教授谈抗震设计中确保正常使用以及倒塌冗余度之间的平衡——日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比较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2016 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教育部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