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29日20:00,由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建筑钢结构进展》编辑部和高性能钢结构国际研究中心(HiPerSTEEL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协办的钢结构同舟讲坛系列公益讲座第二季(国际知名学者季)第十六期来自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Richard Stroetmann教授作了关于高强度钢焊接技术进展的新发现的报告。
本期讲座由同济大学王彦博教授主持,以线上直播形式呈现,同时作为同济大学研究生高等讲堂,Zoom会议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频号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779人。
高强度钢的使用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优势。然而,随着钢材强度的增加,得到力学和工艺性能与母材相匹配的焊接接头变得更有挑战。焊接工艺、焊材和温度控制对于确保适当的焊接接头性能至关重要,这些因素均影响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此外,在焊接连接设计中,高强度钢材的一些优势因保守的设计规则有所削弱。这不仅影响焊接接头的设计,还影响残余应力对结构构件屈曲承载力的分析。本报告展示了多个关于高强度钢焊接结构的研究项目结果。首先讨论了高强度钢的生产、合金组分、制造工艺和热处理的影响。随后描述了焊接接头设计、焊材选择和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广泛的试验和数值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焊接接头设计模型。最后,展示了关于高强钢箱形柱的研究、残余应力的发展及其对屈曲承载力的影响。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听众向Richard Stroetmann教授提出了高强钢焊接工艺、设计方法及中欧钢板差异等问题,都得到了解答,讲座圆满结束。
【视频回顾】钢结构同舟讲坛第二十九期Richard Stroetmann教授:关于高强度钢焊接技术进展的新发现
Copyright©2016 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