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022年度Dezeen Awards 设计大奖揭晓,全球共评选出建筑类11个获奖项目。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袁烽主持设计的同济大学特色扶贫项目——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荣获城镇建筑(Civic Building)奖,是本届建筑类别中唯一获奖的中国项目。这也是Dezeen设计奖评审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事业在贫困山区公共空间创新营造实践的好评。
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是同济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云龙县打造永安示范村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部分师生捐资而建,自2019年5月起历时1 年半建成。该议事中心依山势而起,长廊跌宕起伏宛若心形,故又被称作“永安之心”。它既是乡村基层组织治理的议事空间,又兼具村民聚会、举办仪式之功能。
“村民们需要的是一座真正从场地内生长而出的房子,给他们提供真实的身心庇护。他们非常看重可以提供活动的公共空间,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日常闲聊活动,都需要相对开敞的室内外公共空间。” 袁烽说,“这座建筑可以称得上是‘生于自然,融入自然’。在这里,村民可在廊下围树交流,在檐下阅读观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可改变村民生活方式,将成为乡村精神记忆的家园。”
Dezeen 设计奖评审团点评
“这是一个大气的乡村公共建筑,它赞美了当地文化,提升了居民在地文化的生活内涵。这更是以现代方式创造性使用传统材料的绝佳示范案例。”
“建筑的屋顶以美妙的流动拥抱自然,成为用建筑营造社区聚集场所的奇妙体现。”
“将如此雄心勃勃的建筑放在如此偏远的社区中,以前可能没有见过类似的实践,也令人钦佩。这是一座真正能激发灵感的建筑。”
Dezeen Awards依托欧洲最大的Dezeen建筑艺术媒体网站,每年邀请全球国际大师评审团,以特别视角评选全球最优秀的建筑师及其设计作品,长期以来被公认为全球最佳设计实践的标杆之一。
永安之心——山区百姓的精神家园
造 屋 记
同济大学捐造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在狭路陡坎的永安上村营建一处聚会、议事、仪式之用的集体活动空间与精神记忆家园。这也见证了永安之心建成的时刻:
依山望远,躬身藏势,轻起重落,内聚豁达。承远古文脉,醒当代精神。漂浮长廊跌宕有形,取其光华气象,廊下围树议事可闲聊,成和雅生活之景。形成内部会议、议事、檐下展廊、村民公厕、基层党建等功能。今乡村微营建,求公共生活大空间。屋顶围合下探以聚人气,环抱心形,名曰“永安之心”。方正圆融可达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以此共鉴同济大学在云南省云龙县八年帮扶历程。
是以为记。
袁烽,二零二零年九月
永安营造,现场踏勘
诺邓镇永安村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县城北部,山区蜿蜒,交通不便,属于中国的极度贫困区域。该村距县城约1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5.74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共850户2291人。截至2018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28户517人。自2012年起,同济大学的志愿者团队选择云龙县展开了持续8年的帮扶活动,每年都组织具体对策,帮助贫困的村民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生存空间与生活质量。其中在2018年,志愿者团队选择在永安村选址建设一个激活山区村民生活的小型乡村公共建筑。由于地处偏僻山地,村民非常看重可以提供活动的公共空间,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日常闲聊活动,都需要相对开敞的室内外公共空间。
生于自然,融入自然
设计场地与其周边的可贵之处是它们给人带来的平静感觉,这份恬静源自传统乡土文明生活本身的逻辑:适宜的尺度、亲切的材料、简单而温煦的栖居之所。在这些基本逻辑下,当地人需要的是一座真正从场地内生长而出的房子,给当地村民提供以真实的身心庇护。同时,这座房子更应该生于自然而融入自然,与具有支配地位的自然微妙地对峙着,同时又和它紧密依存。议事点的介入应该尽量维持乡村的安定和静谧,建筑意象更是希望能够接近村民的日常经验,让他们不至于感到过分陌生。
原生秩序,永安之心
上村议事点设计亦须充分顾及当地的施工能力、工艺水平和建筑材料。建筑的外立面主要分为两种做法,室外景观台地与地面采用了干砌片石的做法,同样反映了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的产业互动关系。褐色的片石取材于山地开采中产生的边角废料,成本仅仅是运输的费用。而干砌的做法,在当地村舍的建造中被广泛使用,也就是用石材砌筑的房屋的基础,高大规整的勒脚给人以朴实、稳重、坚硬之感,与土坯墙体、坡屋面一起构成了这一地域传统建筑的经典“三段式”。这既是对地方原生在地之灵的延续,也有助于凸显场所的自然粗野之感。
议事中心在结构设计上力求受力构件足够的轻巧、纤细,除了节约用钢量的考虑之外,也通过设计轻钢系统,为具有浓重手工意味的砖砌场所增加了一抹工业化色彩,在稍显厚重的木、瓦材料的对比之下,将建筑衬托得尤为轻巧灵动,在向乡村工业建筑致意的同时,也让议事点更具当代设计风骨。
在临近建成之际,设计团队也捐助了一批建筑机器人3D打印的公共家具座椅与桌子,希望通过这样一种高技术生产与传统材料营建的超现实拼贴,来记录我们对于永安村民的情感以及对于永安村未来发展的祝福。
内容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心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团队
Copyright©2016 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