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三届中国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产业峰会在琼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717    

20201016日-17日,第三届中国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产业峰会在海口市盛大举办。本次峰会由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指导和支持。



本次峰会以“新空间·新使命”为主题,广泛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领导、产业领先者及全产业链各单位代表共同参与,以工业化建筑产业发展的视角,衔接技术、产业与经济,勾勒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发展之道。着眼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变革,梳理机遇和挑战,探索创新与融合。


海南省副省长冯忠华、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曾锋、海南省住建厅副厅长刘联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肖绪文、吕西林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通过视频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联伟主持,海南省副省长冯忠华、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张弛在开幕式上致辞。


海南省副省长冯忠华

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张弛

本次峰会包含一个综合论坛(16日)、三个专业论坛和交流合作专场(17日),另外设置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区,零距离对接技术与市场。党中央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使命,目前海南省全力推进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全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工作正有力有序地向前推进。


在两天的会议中,嘉宾的演讲主题丰富,涉及政策要求、智慧新基建、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等多个主题,600余名代表与会,同时进行线上直播,现场反响热烈。





1016日 综合论坛


16日的综合论坛分上下两场,上午场由中建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长叶浩文与同济大学教授张其林分别担任主持。



近两年,海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越来越完善,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备受关注。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联伟就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为大家进行介绍,在解读海南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同时,分享了海南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经验做法。并在最后对更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推动海南的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美好愿景。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联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提出,抗震性能问题是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一定要重点解决。他认为,“隔震减振 +预制装配结构=高性能预制装配建筑结构抗震体系”。演讲中,他围绕“装配式及其模块化消能减振建筑结构”主题,对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抗震体系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意义与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发表观点,以剪力墙竖向分布筋不连接的研究为例,从需要强化的建筑方向与与推进策略角度出发,提出推进建筑装配化,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对装配式建筑发展进行展望与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提出技术导入对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的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智慧新基建应运而生。吴院士指出智慧新基建的五大关键词:智慧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空间、智慧生活;从五个方面分别入手,阐释智慧新基建是如何融入并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智慧新基建作为更美好生活的智能支撑体,利用大数据技术、移动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参与构成智慧城市所依赖的各种应用技术、帮助城市实现更高效运转,进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核心宗旨。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在分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新型连接方式及抗震研究的同时,对装配式排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以及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


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认为,系统思维尤为重要,他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原竹组合结构体系并针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喷涂复合砂浆-原竹组合结构体系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未来也将大力研发适用于不同地域、气候及建筑类型的喷涂复合砂浆-原竹组合结构,在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设计规范并与国际接轨。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


下午场由广东省钢结构协会会长、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总工程师、中国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陈振明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元齐分别担任主持。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建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长叶浩文认为发展智能建造是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智能建造的发展可以提高工程建造的生产力和效率,提升人的创造力和科学决策能力,为中国建造奠定坚实的工业化基础。


中建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长叶浩文


党中央、国务院、住建部在今年频繁发文,积极推动智能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强调“工业化、平台化、智能化”。北京建谊集团董事长、铯镨科技创始人张鸣据此表示,互联网重构建筑产业智能生态是促进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已来,建设行业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


北京建谊集团董事长、铯镨科技创始人张鸣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楚天骄围绕“城市更新的政策走向与企业的机会”的主题,就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更新范式转换、当前城市更新中与模式转换不相适应的问题、推进城市更新范式转换的政策机制等进行分享。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楚天骄


同济大学教授张其林从我国村镇住宅结构体系出发,围绕村镇建筑工业化的研发现状进行分析并分享。他认为,装配式结构(轻钢、轻木、PC)是村镇住宅体系的发展方向,且村镇住宅体系的创新和研发已经开始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和投入,有望取得较大的发展。而BIM技术在村镇住宅建造管理方面存在巨大的应用空间,相关软件和系统的研发有待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持续投入。


同济大学教授张其林


同济大学教授何敏娟为大家分享了大跨度木结构装配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何敏娟认为工程木的尺寸局限性小,力学性能稳定,材料利用率高,造型优美,且木结构适于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推动可持续发展。随着层板胶合木(Glulam)、正交胶合木(CLT)等木产品的发展,更大规模木结构建筑将成为一种可能。


同济大学教授何敏娟


三一集团总裁助理、三一筑工董事、首席信息官徐文浩为大家讲述如何利用智能建造与产业互联网,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


三一集团总裁助理、三一筑工董事、首席信息官徐文浩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则森以“新营造”为关键词,对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进行解读与路径分析。他提出要对标制造业,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实现建筑工业现代化,进一步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方式改变建筑业。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则森


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内装工业化正在成为装配式建筑重要环节。它就像是一场“工业革命”,是工业化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业未来变革的主要方向。上海全筑建筑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文围绕全筑配式装修工程技术、内装工业化的集成系统和智能云平台,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与分享。


上海全筑建筑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文


如何使公共建筑设计更符合装配式建造模式是装配式公共建筑设计的重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宏磊从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理念更新、结构材料创新、预制构件创新、减隔震技术应用、BIM技术应用等方面逐一分析,为装配式公共建筑设计提供思路。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宏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广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力立足于大湾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中建海龙在大湾区装配式领域的实践与创新,对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

广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力


峰会现场


1017日 专业论坛与交流专场


17日分为三个专业论坛中国(海南)建筑工业化技术与产业合作交流专场

装配式建筑技术融合创新论坛上,演讲嘉宾围绕装配式结构部品智能化及其工程应用、竹缠绕综合管廊研究进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关试验研究、模块化建筑(MIC)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主题结合具体案例分享观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左上:陈云  右上:方宏伟  左中:周智  右中:王恒栋  左下:李检保  右下:刘继兵

左上:周海俊  右上:赵宝军  左中:郭庆  右中:李志强  左下:赖德林  右下:刘威


来自设计院、不同产业线背景的演讲嘉宾在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论坛主要围绕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问题,根据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发展与实际应用情况提出各自的经验与看法。


左上:廖益林  右上:孙要东  左中:李伟兴  右中:李任戈  左下:张波  右下:胡家僖

左上:李伟兴  右上:肖升干  左中:李文  右中:周慧敏  左下:本乡雅也  右下:王贤磊


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化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技术也打破传统营造方式,寻求信息化、数字化新突破。在信息化与智能化论坛暨2020年度工程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上,来自建筑行业各分支领域的演讲嘉宾就本企业的创新技术研究与实践,围绕5G、智能建造等关键词进行经验探讨与分享。


左上:黄俭  右上:刘儿兀  左中:何宛余  右中:徐之兵  左下:孟浩  右下:周有衡


左上:杨镅  右上:杜佐龙  左中:王彪  右中:苏世龙  左下:陆菁  右下:戴彬


17日下午的中国(海南)建筑工业化技术与产业合作交流专场是本次峰会为更好地发挥会议价值而设置的,在此专场,各位参会人员与嘉宾一起探讨各类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整场论坛衔接技术、产业与市场,推动建筑业转型与升级,努力寻求融合发展之道。会议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处长陈永富同济大学国家土建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外服务部部长、上海同济绿建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青主持。


为了适应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需要,海南对标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高标准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结合国家战略实施和建筑工业化发展实际需求,由海南省相关建设主管部门、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携手与会各方,就技术、产业等议题进行交流分享、洽谈合作,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左上:陈永富  右上:刘青  左中:赵勇  右中:张勰  左下:徐国军  右下:欧阳元文

左上:陈胜  右上:胡立黎  左中:李超  右中:刘新华  左下:王武军  右下:提问环节


隆重的闭幕式作为大会收官,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元齐副主任和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刘联伟副厅长代表主办单位分别作了精彩的大会总结。

李元齐副主任总结了大会盛况,感谢各位专家精彩的分享,以及各位领导、企业家和相关单位对大会的热心支持,希望秉持峰会成果,搭建起共同发展的桥梁。

刘联伟副厅长表示,本届大会是一次非常好的行业学习机会,成果丰硕,欢迎各位院士和业内专家经常到海南指导交流,欢迎各位企业家到海南投资兴业,共同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本届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众多与会嘉宾表示期待第四届峰会的召开。


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元齐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联伟


《建筑工业化》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是由同济大学主管,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行业季刊杂志,是集资讯报道、人物和企业专访、国内外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介绍、行业深度分析等内容为主的实用型、专业技术科普类期刊。主要立足建筑工业化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技术应用和项目实践,解读行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促进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流。


峰会出席的媒体单位有:《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时代建筑》杂志、《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建筑钢结构进展》杂志、《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



感谢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省钢结构协会、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同济大学海南校友会、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行业协会、对本次峰会的大力支持。



Copyright©2016 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